联系电话 15324961622 在线咨询

煤泥烘干机是通过热交换原理对高水分煤泥进行脱水干燥的设备,其核心工作原理可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:
一、基本结构与工作框架
- 核心部件:由倾斜安装的旋转筒体、热源装置(如燃煤热风炉、燃气燃烧器等)、抄板(扬料板)、传动系统及进出料装置组成。
- 工作逻辑:湿煤泥从进料端进入,在筒体旋转和倾斜角度作用下向出料端移动,同时热源产生的高温热介质(热风或烟气)与物料充分接触,使水分蒸发,干燥后的物料从出料端排出。
二、关键工作原理分解
1. 热交换过程 - 筒体内部的抄板将煤泥提升、抛洒成“料幕”,与热介质(温度150~300℃)通过热对流(气流直接传热)、热传导(筒壁接触传热)和热辐射(高温热源辐射)三种方式交换热量,使水分由液态变为气态。
2. 物料运动与水分排出 - 煤泥在筒内受重力和旋转力作用缓慢移动,停留时间约20~60分钟,水分蒸发后随热介质由引风机抽出,经除尘处理后排放,最终物料含水率降至12%以下。
3. 热源与节能设计 - 热源类型根据需求选择(如燃煤、燃气、蒸汽等),部分设备配备余热回收系统,将尾气热量用于预热物料,降低能耗。 
三、典型工作流程
1. 湿煤泥(含水率25%~35%)经预处理后送入烘干机进料端;
2. 热源产生高温热介质,与物料在筒内逆向(或顺向)流动;
3. 抄板抛洒物料,加速热交换,水分蒸发为水蒸气;
4. 干燥后的煤泥从出料端排出,水蒸气经除尘后排放。
四、核心参数与作用
- 热介质温度:影响水分蒸发速度,需控制在合理范围(避免物料过干或燃烧);
- 筒体转速:调节物料停留时间(通常2~8转/分钟),确保烘干充分;
- 风量:引风机风量影响水蒸气排出效率,需与温度匹配。
五、技术特点总结
- 原理核心:利用热传递实现水分蒸发,结合机械运动使物料分散受热;
- 优势:可处理高黏性煤泥,适应不同含水率需求,能耗与热源类型相关;
- 发展方向:智能化控温、低温烘干(如热泵技术)、余热回收,提升环保性与效率。
通过以上原理,煤泥烘干机实现了从湿物料到干燥成品的转化,广泛应用于煤炭洗选后的煤泥处理场景。

最新新闻

查看更多

联系我们

您想知道价格吗? 生产? 型号? 促销过后? 请留言,我们会尽快回复〜

在线沟通 >>

首页

产品中心

电话

咨询